本篇文章3343字,读完约8分钟

宣恩县位于鄂西南边疆,隶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管辖三个城镇,六个乡,县城设在珠山镇。 全县总面积为2740平方公里。 春秋是巴子国地,清雍正十三年( 1735年)改土归来。 干隆元年( 1736 ),经过施南、东乡、忠峯、忠建、木本、高罗诸土司地置县,命名为宣恩。 目前全县总人口为35.56万人。

宣恩是云贵高原的延伸部分,位于武陵山与齐跳山的交汇部位,国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酉水和贡水两条古河流经县域,七姐妹山有世界著名的婵遗和观赏植物梧桐。

宣恩人最骄傲的是他们土家族的腊肉,腊肉在锅里煮,香飘十里,勾起食欲,这是土家族平时招待客人放在座位上的主菜之一。 另外,土家油茶汤、烤芋、合渣、米豆腐等是有当地特色的小吃。

2008年12月20日,李少国在自己的qq空间转发了一本名为“thisismyhometown”的图集。 这张照片展示了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的乡土人情。 李少国说想家的时候,这是最好的“消除烦恼的好方法”。 过去十年,他在东莞度过了三年,另外七个人回到了家乡。 “一到年末就想赶紧回家,但一回家就很在意那里(东莞长安)的工作”李少国说“鱼和耙子不能兼顾”,表达了自己多而杂的乡愁。

打工的第一年穷得不敢回家过年

2003年,李少国还是宣恩一中高二学生,突然大病使他在家休学了一年。 痊愈后,他没有继续读书,而是和亲戚南下打工。 家里太穷了,务农的父母没能和姐姐两个人去学校。

怀里抱着800元,他上了到东莞长安的公共汽车。 到了长安,他急忙出去找工作,幸运的是玩具厂录用了他。 但是这个工厂的报酬按小时计算,每小时只有1.4元。 在这个玩具工厂,未满20岁的年轻人一下子从普通工作中成长起来。 它的代价是每天连夜工作,最多一个月就上了427小时的班。

“即使这么努力,每月工资也是300元或400元,支付100元以上的生活费,也存不下一分钱”李少国说,快到年底了,很多工人争着回家过年,他自己也没想到。 因为所有的钱加起来还不够往返的车费。 “想到家里的父母和亲戚,总觉得这样回去没有面子”李少国说,15号,他拿着纸笔给千里之外的父母写信,告诉他们这一年还做得很好,把1000元寄回去,让父母买好吃的东西。 收到信后父母当然很吃惊,但并不知道儿子寄了所有的钱。 我必须在新年之前投靠打工的亲戚。

学习英语十年七次

十年前的春节注定不顺利。 但是,现在,当时的窘迫少年成了西装革履的英语训练师,是长安当地小有名的英语训练机构的老板。 过去十年,李少国在家乡度过了七年,另外三人留在东莞。 李少国说:“只要回来就一定要回去。 因为这边(广东)真的没有年关”。

2004年开年后,李辞去玩具工厂的工作,在长安国际酒店当清洁工。 “进公司的时候,送给他们(服务员)的是鞋子和西装,送给我的是布鞋和和服,真的很失落。 ”。 李少国说,让他满意的只是工资每月600元。 后来,这位土家年轻人还做了服务员、仓管和领队,后面做了这家五星级酒店的客房负责人。

2007年李少国做出大胆的决定,要利用业馀时间学好英语,这是他学生时代最“厌烦”的课程。 李少国说:“中学时代最讨厌英语,无论怎么学习都不会,所以英语成绩是所有科目中最差的。” 但是,这次都是从abcd开始的,但通过勤奋努力很快就会变好,“白天上班,晚上上课两个小时,回家躺在床上继续练习英语。 第二天5点30分起床,在租房子后面的山坡上读英语,7点40分出发上班,就这样每周一年。 ”。 李少国说。

为了工作,李少国还选择在英语培训班工作,慢慢从助手那里做老师,最后做单独的学校负责人。 年,由于一个英语培训机构很难继续下去,李少国不太想,利用自己的积蓄继承,命名为“和谐外语”,成为了上司,自己当了老师。 现在,“和谐外语”已经成为长安训练机构的企业品牌,专门面向成人招聘,在辉煌的时候有三所分校。

自从辍学南下打工以来,这个从武陵山区出来的土家年轻人在人生第三年的第十年完成了七次轨道变更。 在这期间,他结束了和妻子结婚、生孩子等人生大事。 “就像风筝。 丝那边是故乡。 ”李少国说,在外面奋斗的日子里,想家是不可避免的。 头几年,他一想家,就找几个老乡,聚在桌子上吃饭。 后来,东莞长安这边也有老乡开了家乡的饭馆,这样的聚会日子更多了。

除了外出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除了2008年雪灾之年,其余每年李少国回家过年。 所谓年功,在李少国眼里,除了家乡特色的风俗、亲友的聚会之外,还有家乡每年不同的变化。

我想把英语培训学校开到家乡

其实,在名为“thisismyhometown”的帖子后面有一个名为“计划”的帖子。 李少国计划在72岁时退休自己的人生。 在30-40岁阶段,李少国的计划是“开自己的分校,每两年开一次家”。 在李战术蓝图中,家乡是一座不可迂回的城堡。 “我们那里很穷,现在大部分大人都在外国打工,所以家里只有孩子和老人。 所以孩子的教育是个大问题。 特别是英语不能享受沿海成熟的教育资源和模式。 ”。 李少国说,自己在学校不怎么读书,他不想让孩子们看到他的后尘,所以把培训班开成宣恩,试图把招生对象的要点和中小学生进行比较。

在李少国,武陵山区的宣恩,加上封闭的心理状态落后的教育模式,英语教育相对落后,这被认为是他当时不想学习英语的根本原因。 为了谋求家乡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化,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都必须学好英语,必须有更开放的心,他能贡献力量。

李少国的空间里有“youneverknowwhatyoucandotillyoutry.ifyoucandreamit,youcandoit! ”。 这可能是李少国十年跨越人生的秘诀。

乡问题同题

问:你认为家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 :我认为家乡最大的变化是很多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了。 城市建设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一点菜园现在高楼林立。 我们是少数民族地区,当然不能少一点民族建筑,比如土家吊床等,但现在在农村地区越来越少了。 但是,在郡里,这样的建筑物更多,是政府为了创造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建造的,例如风雨桥、鼓楼等。 但是,小时候的旧习俗逐渐消失,“汉化”增加了势头。 比如土家族的手舞,以前一到盛大的节日,村寨内的男人们就会挥手庆祝,但现在跳舞的人很少。

问:你对家乡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你最担心家乡未来哪方面的快速发展?

答:对家乡最大的愿望是家乡继续快速发展,引进和开发新产业,使家乡更加丰富。 家乡未来教育中的迅速发展最令人担忧。 现在很多大人在外国打工,所以家里只有孩子和老人。 所以孩子的教育是个大问题。

问:家乡最寄托你“乡愁”的是什么?

a :家乡人最能寄托我的“乡愁”。 我们宣恩是多民族居住的地方,有土家、苗族、侗族等多种民族,我自己是土家族,我们土家族都很热情,款待,朴素。 我们土家的特色菜是蜡猪蹄炖锅,围着桌子的人都在说宣恩话,吃着蜡蹄,远也能闻到家乡的味道。

乡情手记

产生于乡愁

变成乡愁

慕蓉说,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老。 像李少国一样,所有的游子都有自己的乡愁。

宣恩县是以前流传下来的民工出口大县,在该县多年的政府事业报告中,“打工经济”作为专业章节,拥有全县17万人的劳动力,常年在外国工作的人8.26万人,李少国也是这个打工军队的一员。 他们怀着梦想,忙于生活,走在遥远的工人道路上,把辛苦的钱送回家乡,除此之外,还带回先进的意识和文化,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社会迅速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但是,湖北民族学院民族学和社会学学院的刘伦文教授指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对农村社会的迅速发展很积极,但也对少数民族社会的村落经济、社会管理、当地文化和生活习惯及价值观等多个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现在,不仅是学者,像李少国这样的外出务工者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因为这几年,很多驻外的宣恩子女积极参加了家乡的建设浪潮。 截至去年5月,全县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中小企业达110多家。 在宣恩县兴起的栋商品大楼里,购买者大部分来自外出打工者。 没有这一群多年辛勤工作的工人,可以说家乡现在的日新月异。 那个奔流的背后,可能是深深的乡愁。

采写/拍摄:南都记者唐波

专题文章的统一:陈实

标题:【要闻】清洁工打拼10年变身英语培训机构老板(图)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