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5字,读完约4分钟

我们的记者徐卫兵

近日,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所(以下简称“产业研究所”)与清华大学基础产业培训中心联合举办了“新全球化下中国制造业升级”学术研讨会。会上,来自政府机构、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十多位专家学者就“新全球化下中国制造业的升级”进行了讨论。

智囊团、研究机构和其他机构应该带头发挥重要作用

IPRI副总裁朱恒元表示,IPRI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在去年的校庆之前,IIRI举办了一个主题为“迎接制造业新曙光”的论坛,邀请了行业内各个领域的代表,共同探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模式、新希望和新未来。最近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制造业相关投资正在扩大。一年后,在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的背景下,制造业发展的新旧动能能否衔接,如何进一步实现稳定发展,值得相关行业不断深入研究。

会上,中心主任李双寿教授介绍了中心在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与创新。该中心在完善清华大学工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李双寿表示,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和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将继续上升。“课程和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并传达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王小明认为,实施全球化、创新机制和制造业政策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决策。“美国在全球化中倒退了。中国是否需要打全球化和绿色低碳的旗号,制造业相关投资是否会继续加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Aiji、净值、信息)之间的平衡都是中国面临的发展难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室主任杨丹辉总结了他对中国制造业“分化”和“加速”转型升级的感受。“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希望和阴影并存。在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交叉推动下,一些产业正在加速发展,而另一些产业正在加速淘汰。”因此,她认为保守势力正在崛起,中国制造业正在升级为新的全球化,战略储备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智库、研究机构和其他组织需要深入思考自己的角色,完成引领和前瞻的使命。

帮助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

在讨论中,客人们表达了他们对建立工业生态系统的普遍认可。朱恒元认为,工业生态系统的“第一推动力”是需求。CCID咨询公司总裁孙慧峰认为,解决需求的过程就是重构供给模式的过程,这与资本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结合国家战略,孙慧峰认为,“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不是为了满足某一工业产品或某一零部件的进出口需求,而是为了满足实现中国整体工业实力飞跃的愿景。在跳跃的过程中,国内外企业需要共同参与,而中国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和面对新全球化下的竞争环境。

继续从开放的国际视角出发,研究所驻日本代表福临、spi驻葡主任Sarah Medina和spi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邓晓军根据自己在日本和欧洲的观察和经验,与与会嘉宾讨论了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模式和逻辑,并认同智库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性。莎拉还介绍了欧洲研究和创新中心在中国的卓越创新(埃里克ENA)。Sarah表示,ericena旨在为欧洲在华科研机构、企业和企业家提供与创新和产业化相关的支持和服务,在中国推广欧洲的技术和创新,促进中欧在创新领域的深入合作。清华大学是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的中国合作组织。她表示,埃切纳将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互补,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发展机遇。

北京正兴天宝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正通过自己的企业发展经历和个人实践,分享了对会议主题的理解。“现在创业的难度很低,但是创业的环境越来越差。”他认为,生产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资本等的支持来减少,这样企业家就不再急于变现,这样当地企业就可以满怀信心地向前迈进,打造百年民族品牌。

标题:共论新全球化下的中国制造业升级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9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