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7字,读完约5分钟

英国不折不扣地正式开始了脱离欧盟的进程,并走上了不退出欧盟的道路。这是一条崭新的道路,平坦还是崎岖,前景如何?提前预测这一点有利于迎接挑战。3月31日,主题为“英国退出欧盟与欧盟的未来”的研讨会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国内欧洲问题顶尖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冯等。聚集在一起。围绕英国退出欧盟的起源与启示、英国与欧盟的英国退出欧盟谈判前景、英国退出欧盟之后的欧盟发展前景、欧盟改革与欧洲在全球结构中的地位、中英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及对策等。,他们与出席会议的记者分享。

暂时无忧对未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

英国退出欧盟对英国的负面影响不像一些媒体,特别是欧盟媒体预测的那么大。英国2016年更好的经济趋势似乎支持这一观点。数据显示,公投后英国经济的增长率超出了英国智库的预期,也超出了国际金融机构的预测。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1.8%,居西欧第一,七国集团第二。在这方面,专家们一致认为,英国退出欧盟对英国的短期影响很小,有些方面甚至可能显示出积极的影响,但从中长期来看,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魏建国表达了他对英国的看法:“英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它的未来并非没有风险。”

至于欧盟,魏建国认为,欧盟内部根深蒂固的结构性问题是英国退出欧盟问题的根源。欧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仅在移民问题上,欧盟就有七种观点。到目前为止,欧盟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些问题将长期困扰欧盟,并在未来如何演变,他强调应该重视它们。

对于即将到来的谈判,张延生认为,为了防止英国退出欧盟的多米诺效应,欧盟必须提出“高要价”,英国必须表现出强硬和不妥协的立场,才能坐下来,进入理性的谈判进程。毕竟,强硬争端的态度对英国和欧洲都不利,英国和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对英国和欧洲都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英国将寻求与欧盟签署一系列过渡性协议,以避免英国退出欧盟造成的过度经济影响。为了在英国退出欧盟谈判中更快地达成一系列过渡性协议,确立继续保持与欧盟成员国现有经贸关系的目标,英国政府正在积极游说欧盟成员国。英国强调贸易互惠的重要性及其在北约、国际援助、情报合作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能力,希望将英国和欧盟之间的谈判难度降至最低。

魏建国认为,由于谈判中有太多的技术问题,不可能在两年内完成。谈判过程可能会持续五年甚至更长时间。

英国退出欧盟将迫使欧盟面对自己的改革

对欧盟来说,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程带来的资本、人员、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动降低了欧盟内部的体制和交易成本,促进了工业一体化,提高了生产率。然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很快,而政治一体化却滞后,欧盟内部的金融和银行体系尚未统一。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金融自治使得欧盟难以制定统一的金融和结构改革计划。欧洲债务危机的出现进一步凸显了加快欧盟自身改革以加强政策协调的重要性,但欧盟成员国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欧盟东扩带来的移民影响以及中东和北非的难民危机加大了欧盟内部政策协调的难度。当欧盟很难就其所面临的影响拿出统一的解决方案时,欧盟内部的分裂主义必然会抬头,这将迫使欧盟面对自己的改革。魏建国认为,欧盟改革并不缓慢,但已经停止。欧盟的未来取决于欧盟国家和欧盟能否拿出强有力的、可操作的改革计划。

中英中欧关系展望

英国退出欧盟会议后,中英关系和中欧关系会有新的机遇吗?尽管英国退出欧盟被普遍认为是反全球化的里程碑事件,但在英国政府发表的《英国退出欧盟白皮书》中,寻求建立全球贸易关系是后英国退出欧盟时代英国的主要目标。英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希望与中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而中国政府对此持积极态度。

从宏观角度来看,丁一凡认为中国和英国是高度互补的。从目前的贸易情况来看,中英贸易占各自贸易总额的比例很小,但双方贸易都有良好的发展势头。英国奉行自由贸易,市场深度开放,并在广泛领域接受外国投资。从欧洲、北美和东亚的角度来看,张延生发现英国退出欧盟对英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有很大的影响,而由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北美地区未来将面临许多困难,这可能迫使英国转向加强与东亚的经贸合作。

从微观角度来看,一般认为许多中国企业进入英国是希望借助英国进入欧盟,而英国退出欧盟让一些中国企业不得不另寻出路。魏建国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他所认识的许多中国企业并非如此。他认为,中英两国应该抓住机遇,尽快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这可能并不困难。相比之下,中英自由贸易谈判可以先开始。周弘认为,从全球稳定的战略格局来看,统一的欧洲对中国有利。因此,中国支持欧洲一体化。但与此同时,英国退出欧盟,一个清晰而可预测的英国退出欧盟进程,对中国也是有利的,也包含着对中国的机遇。冯认为,中国应加强与英国和欧盟在沿线安全合作方面的合作,并应加强对这些投资目标国软环境的了解,这是他们的强项。

标题:英国脱欧开局良好 前途风险与机遇共存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9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