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85字,读完约6分钟

如何实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目标:“坚决打硬仗,实现消除贫困的目标,到2020年使中国农村贫困人口摆脱现行标准下的贫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进入小康社会”?通过实际工作观察,笔者发现在普惠金融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全社会的联动互动机制还不完善;存在包容性力量分散、整体效益差等诸多问题,需要进行“补充”。要有效支持“三农”,必须建立县域金融联动互动机制。

提高精准扶贫的效率

(一)金融扶贫和金融扶贫资金的聚合联动效应。加强政府扶贫与金融扶贫的沟通与合作,明确双方支持扶贫开发的重点,实施“金融+金融”联动的扶贫模式。财政资金主要解决市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即主要提供农村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扶贫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市场可以解决的扶贫项目,或未来一定时期内可以收回投资成本和收益的项目,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三农”融资担保基金,利用财政扶贫资金煽动财政资金。实行政府金融存款与金融机构扶贫贷款、小额信贷贷款、农民联合保险贷款挂钩,鼓励县域金融机构向贫困地区放贷。扩大扶贫贷款贴息覆盖率和税收优惠,对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的扶贫贷款、农民小额贷款和农民联合担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项目库,做好贫困地区优质专项和重点产业的推荐工作,开展金融教育和培训,让贫困地区各类企业学会用金融致富,成为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

(二)实施行业引领,帮助精准扶贫,取得实效。从振兴地方主导产业的角度来看,地方政府应该利用产业发展增加贫困户收入,利用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户就业,最终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根据投资周期长、利率低的特点,政策性金融应满足贫困地区农村电力改造、农村通信、供电供水、小流域管理和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商业银行应重视对主导发展产业相关企业的信贷资金投入,充分发挥扶贫信贷资金的“造血”功能。涉农金融机构依托龙头扶贫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按照“资本入股、农民入股”的思路,采用信贷资本入股、资产收益等新型扶贫模式,围绕特色农业、特色水产养殖、家庭手工业、农村电子商务、光伏发电等扶贫形式,推进股份合作制扶贫模式,让贫困农户参与并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创新支持医疗卫生教育信贷产品,支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改扩建等项目贷款;落实现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积极为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助学贷款支持,切实做好教育和金融扶贫工作。

(3)完善金融精准扶贫联动机制。在政府引导下,加快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按照“政府引导、多方投资、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商业担保体系,激发金融扶贫的积极性。启动资金由地方财政按比例提取,建立多层次信用担保机构,担保资金由财政、银行、企业和社会共同出资。探索创新扶贫抵押方式,因地制宜探索农村房屋、土地使用权、活体动物抵押方式,推进各类产权转让交易和抵押登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地振兴贫困地区农村生产资料。建立长效政策支持机制,对连片扶贫(贫困村)给予贷款利差补贴、金融优惠、信用担保和专项支持,通过金融手段弥补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较高风险溢价。投资公司的设立是基础设施贷款项目的主体,属于地方财政局或建设局,以项目资金为担保,作为向银行借款的主体。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农村小额保险和农村信贷的联动机制,在合理范围内对参保主体实行优惠贷款利率和简化手续,使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紧密结合。

关注包容性金融覆盖面和可用性

建立多元化的包容性金融组织体系。强化国有商业银行县支行服务三农的责任意识,促使其资源向服务三农倾斜。引导邮政储蓄银行稳步发展小额涉农贷款业务,逐步扩大涉农业务范围。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县支行立足基层服务社会,拓展自助、电子化、网络化等便民服务。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功能定位,增加对农业发展、水利、贫困地区道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贷款。支持县级法人农村信用社继续推进“一通”小额信贷模式,提升村镇银行服务县域和“三农”的能力。发挥各种新型金融机构的重要补充作用。拓宽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融资渠道,努力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水平。鼓励网上支付机构为电子商务发展服务,为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可靠的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服务,拓展农民银行卡取款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2)加大金融服务产品和信贷投入。弥补县域信贷供给的不足。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制定年度计划,弥补县域银行机构存贷比不足和存贷比偏低的问题,明确责任和贷款承诺,引导资金回流县域和农村,逐年提高县域存贷比,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农村承包土地和农民住房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试点市县产权登记发证,着手建立“两权”抵押登记制度。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推进农业银行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贷款的拓展,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含县级农村信用社)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的全覆盖。聚焦金融精准扶贫。引导金融机构将信贷资源与中央提出的“六项要求”有效匹配,做好扶贫村的划定工作,扩大扶贫小额信贷的应用范围。引导和支持大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实体接入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增加信贷额度,扩大信贷规模,降低贷款利率等优惠政策。

(3)平等完整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支持银行机构在农村部署pos机、自动取款机等机器,拓展农村银行卡受理网络。支持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和网点接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或其他专业支付清算系统。鼓励商业银行代理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支付结算服务。完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系统,加快建立小微企业和农户多层次信用档案平台,实现企业主和农户家庭等多维信用数据的应用。开展动产质押贷款业务,建立网上抵押登记平台。运用差别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和“三农”按一定比例配置新的或恢复活力的信贷资源。在积极激励的引导下,我们将从企业和机构两个层面采取差异化监管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三农”、特殊群体等弱势群体和普惠金融领域投入更多信贷资源。推动落实提高小微企业和农业、农村、农民不良贷款容忍度的监管要求,完善相关尽职和豁免制度。

标题:完善县域金融支持“三农”机制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0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