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5字,读完约5分钟

原标题:确定文化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起点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的开放合作,形成海陆联动、东西互助的开放格局。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和创造的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新时代的前沿和全面开放的新格局,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西部地区应采取更多措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这个过程中,有必要明确西部地区文化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个切入点。

大力改造文化资源,深挖西部文化资源“富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使国家繁荣,民族强大。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讲好丝绸之路的故事,弘扬丝绸之路的精神,将有助于唤醒沿途各国人民的共同历史记忆,拉近各国人民之间的感情纽带。西部地区是人类历史和文明的宝库。丝绸之路经历了几千年的辉煌和沧桑,在这里上演了不同民族、文化和思想交汇融合的精彩故事,也留下了大量的中心城镇、商业城市和交通遗迹等文物古迹,是丝绸之路精神传承的物质载体,是西部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支撑和重要内容。当前,西部地区应抓住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的机遇,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开发和保护文化资源,注重文化资源的积累和重建,在保护过程中开发和保护,开发、配置和利用好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内容和支撑。

大力集聚文化产业,打造一系列具有特色和联动效应的西部文化产业带,整合文化产业发展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地区是六大经济走廊的主要布局区域,这为西部地区根据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建设文化产业园区、促进文化产业集聚提供了必要的支撑。西部各地区要努力实现空文化资源的产业集群和产业整合,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注重差异化发展,避免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以市场为导向,使文化产品遵循价值规律,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走集约化发展道路,注重培育品牌,形成自身特色和竞争优势;在文化产业互补性和联动性强的地理相邻区域建设文化产业集群和文化产业基地,将形成具有联动效应的文化产业带。

大力发展文化产品贸易,构建西部文化产业互联互通的服务平台链,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政策沟通、设施互联互通、贸易畅通、金融中介和民心所向”。通过战略对接、互联互通、投资贸易便利化、打造专项融资平台、便利人员交流,有利于突破物流、人流、技术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各种壁垒,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国内外贸易提供便利。借助道路、能源、通信等“互联互通”建设,西部地区文化企业可以开发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开展线上线下国际营销;借助文化交流、学术交流、人才交流与合作、媒体合作,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因此,西部文化产业迫切需要建立专业化、集约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服务平台链,开展国内外贸易,让更多的文化产品“走出去”。根据西部地区和文化资源的特点,构建包括创意R&D和设计平台、标准化投融资交易平台、资源配置和社会平台、企业孵化和培育平台在内的文化产业互联服务平台链。

着力创新文化业态,推进西部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培育文化产业发展动力。把握发展大趋势,推进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间跨境融合创新、区域一体化发展,也是西部地区发展一体化经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选择。然而,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渗透性和关联性,在经济一体化和跨境发展中具有内在优势。通过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和整合,可以在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点。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进西部文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培育新的业态、新的经济和新的活力。一是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的文化业态;二是大力推广以文化、科技、信息、创意等为代表的元素。应在整个产业链内深度整合和跨区域流动;第三,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和“文化+农业”的跨境融合,特别是要加大文化旅游的研发、规划、包装和展示力度,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加大引进和培训力度;第四,将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纳入产业整合和区域转型的大战略,适应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城市转型,继续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弥补西部文化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发展不足的不足。

(作者曾月梅,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研究员)

标题:找准文化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力点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0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