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4字,读完约4分钟

5月11日,在即将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论坛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智库和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社会责任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评价报告》的发布会和研讨会,邀请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智库专家、企业和媒体代表以及国际组织共同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研讨会发布了中国第一份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研究报告《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阶段分析》。该报告评估了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提高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提供了政策建议。

中国工业和经济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熊蒙、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素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巡视员郭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工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智库秘书长王主持研讨会。

该报告构建了一个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基础设施-机制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五维度模型,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带一路周边60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其中,经济、社会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组成部分,而基础设施和机制是驱动系统运行的内在机制。该评级涉及15个维度的56个指标。通过熵权法和专家赋权法最终得到各指标的权重。所有索引数据都来自世界银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传统基金会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库或公布的报告。

评价结果表明,从综合指数来看,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平均综合指数为43.7 (100%),综合指数最高的国家与综合指数最低的国家之间的差距为37.8。这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各国之间差异较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演变趋势来看,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15年大多数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高于2010年。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角度来看,在经济、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和机制五个维度中,机制建设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优势,而基础设施是沿线国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劣势。总体而言,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五个维度得分相对分散,差异较大。一方面,它指出了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努力方向,同时也表明通过双边或多边合作实现共同推进是极其可行和有希望的。除了一些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外,大多数国家在经济、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和机制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得分存在严重差距。沿线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也非常显著。

根据评价结果,报告从国家、企业和民间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提升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建议。沿线国家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设施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入口,根据国家和地区采取措施,加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应加大对东道国可持续发展短板领域的投资,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真正负责任,注重防范和应对投资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和挑战,以实现双赢为目标,开展利益相关者合作创造价值。民间社会是促进一带一路沿岸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有许多领域是国家和市场无法触及或不应触及的,这就需要公民社会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快公民社会的建设进程,开展一些非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跨国合作,广泛开展政府、企业和公民社会的多层次、双向互动。

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论坛将在北京举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将讨论合作计划,搭建合作平台,分享合作成果。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只有促进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终目标。

与会专家认为,《一带一路周边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阶段分析》报告将可持续发展指标与一带一路相结合,不仅具有创新性,而且意义重大;研究方法也进行了创新,建立了五维模型。逻辑关系非常完整,更好地反映了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要求;此外,报告将一带一路沿岸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等级。这种划分非常有意义。据研讨会的组织者称,在这次研讨会之后,它将继续发挥智囊团的作用。继续实施对一带一路国家、行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研究,将为进一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江楠)

标题:国内首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数发布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