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95字,读完约5分钟

[文字/观察员网络专栏作家丁一凡]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前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相继易手,共产党下台,反对派上台。从那以后,一些国家陷入了内战,国家分裂,社会瓦解,战争不断。长期以来,种族报复的恶性循环无法逃脱。其他国家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它们出人意料地“过渡”到了“民主国家”。当时,许多人预言中国不会持续很久,中国崩溃的理论应运而生。

然而,中国的发展让那些末日预言家感到惊讶。此后,中国的发展不仅一路顺风,而且发展迅速,超越世界最大的经济强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外,根据购买力平价法,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一,从意识形态到职业公务员的回归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经历了许多政治运动,尝试了许多治理方式,包括学习苏联模式。然而,在文化大革命的政治灾难之后,人们变得更加理性了。从教条主义的方法,即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一切取决于它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原则”,它改变为改进但更传统的治理模式——回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治理模式强调职业公务员的作用,强调政府公务员执政能力和效率的培养。在党校等中国公务员培训中,提出了“天下先忧,天下后乐”的传统儒家精神,要求公务员讲求效率和道德。中国公务员的晋升取决于他们的“成就”,这些成就最初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后来增加了社会发展标准(减贫)、环境保护标准等等。这促进了各省、自治区和政府部门官员之间的良性竞争,每个人都比别人做得更好。中国的公共治理依赖于这些专业的公务员,他们不需要花费精力、时间和金钱去竞选,所以他们的工作效率要高得多。

事实上,以科举为基础的职业文官制度一直是中国公共治理体系的基础,也曾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典范。

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以来,西方人一直在寻找治理国家的好方法。柏拉图认为只有让哲学家王子统治社会,我们才能实现圣人的统治。但是直到欧洲传教士在中国发现科举和职业文官制度,他们才发现这种方法。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16世纪末来到中国,观察了中国晚明的政治制度。他认为中国和欧洲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是中国是由文人统治的,也就是在欧洲被称为哲学家的人。在利玛窦的作品中,中国管理得很好,管理国家的责任完全委托给了专业的公务员。

南京江南宫媛地图/搜狐文化

在被传教士送回欧洲后,中国的“开明政治”模式被欧洲启蒙运动树立为典范,这是现代化的开端。可以说,正是因为欧洲国家按照中国式的治理原则改革了官制,培养了一批专职官员,才有了职业经理人,欧洲国家也进入了现代化。

相比较而言,虽然中国的公务员选拔制度和现代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并不完全依赖于“自由选举”,但它们的选拔和淘汰机制更接近于柏拉图的主张,即它们都是从专业公共治理人才中选拔出来的。中国现代领导人的产生是一个选拔人才的系统。老领导和同龄人根据未来领导的能力进行选择。选拔标准不仅要有管理各部门的能力,还要有顾全大局的头脑。所谓“不求天下缺一时,不求天下缺一时”,是中国选拔官员的最高境界。

德国前总理施米特多次访华,并拜访了许多从毛泽东到改革开放的中国领导人。他不同意中国一党制是专制的说法。他认为共产党的一党制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例子,那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官员与共产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种制度下的官员不是简单地从贵族或其他封闭的统治阶级中选举出来的,而是必须通过考试制度,通过政治成就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然后慢慢提升。任何背景的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升到国家领导级别,只要他们足够聪明,努力工作并通过各种测试。当施密特谈到中国领导人的能力时,他钦佩地说:“我钦佩他们中的一些人掌握经济政策的程度。”在这方面,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政府领导人能与他们保持同步。”

放眼世界,职业公务员制度无疑是中国对人类社会公共治理的最大贡献。但是,如果文官权力太强,就会有问题。因此,官僚制一直是中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主要问题。

利玛窦曾经记录了明朝政府定期清官的做法。在他的著作中,明朝每三年对各省、地区和城市的高级官员进行一次严格的考核。在1607年的考试之后,法庭审判了4000多名官员。其中,有贪污贿赂;有失职行为的;有些囚犯被过度判刑;有些人掌权过于仓促和轻率,等等。对这些官员的惩罚是不同的,有些人将永远不会恢复他们的公职;为人民削减了工作;有降级使用;还有一些人被派到其他地方去做无所事事的工作,等等。中央官员也应该每五年检查一次,同样严格的程序和严重的惩罚。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每隔几年就有一次审查和清理运动,以保持公务员的纯洁。事实上,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官员管理制度,通过定期的整顿和清理来消除不称职和渎职的官员。它既能培养公务员,又能保持公务员成为中国公共治理中坚力量的优良传统;它还可以防止官员形成主导地位。

1

2

3

下一页

剩余全文

标题:丁一凡:如何看待中国共产党的成功经验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2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