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7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北京十月九日电:从“卖煤”到“卖风景”――新华社记者盖伯明、李新论“依山吃山”?

在初秋的北京,应该会有蓝天空、淡黄的枝叶和被秋风“搅动”的湖泊...

“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市区100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庄迎来了一件喜事:房山区石家营乡曹家坊村的白锐谷景区,筹备了六年,开门迎客,敲锣打鼓,放鞭炮,村里热闹非凡。

北京发展了旅游业,有许多名胜古迹如长城和紫禁城,还有自然风光如杜诗和青龙峡。这个乡村风景区有什么特别之处?

纵观当地历史,煤炭开采曾是石家营镇的主要经济支柱,那里煤炭资源丰富,最多有数百个煤矿,平均年收入近60亿元。据当地居民说,当时有很多矿工,镇政府前面的广场上摆满了小吃摊,但现在村里山脚下只有一家餐馆。

杨新玲曾是农村地区煤炭运输业务的承包商。据她介绍,20年前山区有许多小煤矿,成千上万的矿工同时工作。矿工们每月挣近1万元。然而,为了控制环境和转型发展,北京要求关闭该地区的煤矿。

当记者沿着山路走的时候,他遇到了几个关闭的矿井。墙壁被煤的颜色“污染”,废弃的设备被搁置一边等待处理。

据当地人说,大多数矿工来自其他省市,他们中的大多数在被关闭后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在异地搬迁过程中,矿区的一些原有居民已经换了新家,农村的中学生可以在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不用交学费和住宿费。“矿区”正在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正在一点一点地改变。

如今,杨新玲是一个民俗旅游胜地的主人,在重大节日期间,每天可以接待近50桌游客。今年“十一五”期间,有六名外国游客来到这里。

我对“依山吃山”有了新的认识。杨新玲说,过去,大家都利用山区的煤炭资源发展“黑色经济”。现在,“天然氧吧”和“野生山茶花”才是我们真正的“金山银山”。

变革和发展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自2011年以来,当地政府对曹家坊村废弃矿山进行了治理,共投资4563.71万元,分五个治理区,占地近2000亩。为了堵住峡谷中的煤矸石,建筑工人建造了四座“水坝”;为了恢复山区的绿色,种植了近10万种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树种,如元宝枫、梅花和槐树。

石家营乡旅游办公室主任张德强表示,普通百姓(603,883,诊断股)(603,883,股票)有必要从生态建设过程中受益,看到生态带来的红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生态建设成为该地区人民的自发行为和自觉行动,形成良性循环。

农村发展不再依赖“黑色经济”,而是依赖“绿色经济”。据介绍,白锐谷风景区的设计者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角度,创造了矿山修复区、矿山遗迹展示区、自然观光区和乡村民俗旅游区等一系列功能区。矿区文化、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已成为该地区新的“资源”。

贝瑞谷之所以被命名为“贝瑞”,是因为这里有一座千年古刹——瑞云寺。抗日战争时期,瑞云寺曾改为八路军兵器库,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地雷和子弹,为巩固根据地的成就做出了突出贡献。现在它已经翻新并对外开放,成为人们悼念历史的好地方。

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冰瀑将在三月和四月融化,所以在春天和夏天不太可能看到它们。这个小村子里有句谚语叫“六月冰川,千年瀑布”:由于白锐山谷海拔高,气温低,山谷中的溪流在初夏往往不会完全融化...

“矿区”成了一个“风景点”,路两边的槐树金枝像步行者一样,蜿蜒在山路上,金叶随风飞舞,与山坡上种植的核桃、山楂、海棠、杏树遥相呼应。

“早年,这不是场景。你在这里基本上看不到其他颜色,它们都是黑色的,甚至连叶子都是黑色的。”房山国土局地矿部工作人员王吉鹏回忆说。

“金山银山是碧水青山”。对许多村庄来说,自然绿色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大资本。保护青山绿水,拓展“金山银山”,不断丰富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已成为北京郊区村镇的努力方向。

作家郁达夫先生曾这样描述《故都的秋天》:“秋天,如果这个北方国家的秋天可以保留,我愿意折下我生命的三分之二,换来三分之一。”

保留这一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悠久的岁月和青山不仅是4a级景区白锐谷的“黄金名片”,也是京郊可持续发展的“黄金种子”。

(负责编辑:郑松hn002)

标题:从“卖煤炭”到“卖风景”――新“靠山吃山”记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2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