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77字,读完约2分钟

6月28日晚,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遭受暴雨袭击,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当地气象和国土部门联合发布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下,全县紧急转移2000人,实现了零伤亡。

在地质灾害多发的威宁县,准确及时的预警是夺取生死线的重要指南。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自2003年气象部门与国土部门合作以来,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已惠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80个县,实现了地质灾害易发县的全覆盖。双方成功预测的地质灾害数量逐年增加,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树立了部门合作的典范和协调应对灾害的示范。

在我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是最频繁、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气象因素(主要是降水)是重要诱因。此类地质灾害的成功预测离不开“天”与“地”的紧密结合。气象部门有完整的气象监测系统和预报预警系统,国土部门在地质灾害探测和地质环境调查方面有明显优势。气象和国土部门“各尽所能”,相互配合。从2015年到2016年,全国成功预测了1128次地质灾害,避免了4万多人伤亡。“十二五”期间,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从“十一五”期间的每年1000人左右下降到每年500人左右。

从监测、预报、预警到联合防御,双方的合作深入到地质灾害防治的各个环节。通过双方搭建的共享平台,气象和国土部门可以同时看到滚动更新的雨量监测数据和预报产品,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历史灾害等信息。在高度共享信息的基础上,两个部门每年在汛期举行联合磋商已成为惯例:结合降雨和地质条件讨论灾害的可能性,共同确定关注的关键领域,并讨论灾害预警级别...每一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的背后,都有双方的综合分析、科学评价和技术集成。

通过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渠道,双方联合发布预警的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2014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82%以上。预警发布后的应对措施更加规范。在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红色预警被作为“疏散命令”纳入相关制度规范。

今后,双方将继续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预警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衔接;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能力建设,继续推进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共同制定全国统一的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警标准;推进专业人才建设。(实习记者叶珊珊记者贾经纬通讯员肖骁王丽媛)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淼

标题:气象国土联动防灾 树立部门合作样板 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惠及全国1880县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1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