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518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要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我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社会效益第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文化创新的融合发展,加快企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断推出“文化安徽军、创意安徽”的品牌形象。

有必要做到“一流”和“势不可挡”

最近,科技部启动了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并决定借助讯飞(002230)建设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国人工智能高级阶段认知智能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作为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iFlytek占据了中国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的份额,并两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

文化产业的繁荣离不开一批骨干文化企业的带动和支持。2016年,我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的法人数量和经营收入分别位居全国第九和第十位;出版、发行、报纸、广播电视、演艺五大省级文化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达到551.4亿元和2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和22.5%。据省统计局11月9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省2323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927.7亿元,同比增长14.6%,分别比全国和中央平均水平高出3.2和5.9个百分点。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再次成功入围,比去年高出73位,是全国文化娱乐类唯一的企业。

芜湖电影明星巨幕,安庆再分黄梅,鸡西胡开文水墨产业...在大型文化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的同时,我省中小文化企业也在迅猛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截至2016年底,该省文化产业有60,172个法人实体。去年,我省民营文化百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53.96亿元,利润总额42.03亿元,净资产332.87亿元,分别比2015年的入围企业增长32.64%、21.44%和8.63%。

创新、整合、发展,引领行业蝴蝶变化

12月26日,备受合肥市民期待的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当天,万信传媒(601801)建造的首个轨道交通共享书店在安农大学站揭幕,读者可以方便地从手机客户那里借书。自7月16日以来,新华书店合肥三小口24小时书店作为世界上第一家共享书店出现,共享书店的经营模式像一棵瓜蔓一样从合肥蔓延到安庆、芜湖乃至北大校园,赢得了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的文化业态。随着我省文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文化产业的带动及相关效应日益突出。“文化+技术”、“文化+互联网”、“文化+旅游”的跨界融合,已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独特而美丽的景观。

艺术与技术的融合,文化与技术的碰撞。9月22日,由安徽演艺集团和中国电信安徽分公司联合打造的itv“安徽有戏”专区上线,大型黄梅清唱剧《红梅赞》首次现场直播。当天,25565名用户通过电视或手机观看了演出,是安徽大剧院现场观众的16倍。

科学技术给传统的无形技能带来了新的活力。10月,时代流电影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一键剪纸”私人定制平台成功入选文化部2017年国家文化创新项目储备名单。这种“黑色技术”可以对图片进行艺术处理,使90%以上的图片呈现剪纸效果。

精美的智能钢琴、语音速记、阿尔法蛋智能早期教育机器人(300024,诊断单元)、海豚宝宝互动电子课件、新知识和数字媒体美丽化学、奥西里斯自动电影处理器...大量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文化消费智能终端产品和服务集中展示,向消费者展示我省创意文化和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敢于“走出去”,慷慨地“展示你的身体”

11月3日,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第24届北京国际书展安徽馆总结会。在今年的北京世博会上,安徽馆展出了2000多册412种优秀出版物,并与国外出版机构签订了517项版权出口合作协议,在中国各省版权出口排名中实现了“十连冠”。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我省的文化企业增强了文化自信心,依托“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布局,加快了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会徽的种子和魅力不断向全国各地传播。目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屏风生产基地,芜湖电影明星巨幅屏风产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6月初,由莎士比亚名剧《麦克白》改编的回族戏剧《恐怖》在保加利亚和马其顿连续上演,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在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由安徽分拨集团和美国迪士尼公司联合制作的动画片《安玲与施》将同时在迪士尼东南亚频道和美国在线频道播出,并向海外传播。

目前,我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徽电视周”和“安徽文化周”已成为展示安徽海外形象的重要品牌。安徽流通集团董事长曹杰表示:“我们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协调国际国内市场和资源,不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扎扎实实打造持续国际传播能力,努力探索国有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记者张理想)

记者笔记

继承历史文脉,善于创新

开业两个月后,它已经服务了4万名读者,借了2300本书。这是刚进入北京大学序跋书店获得的抄本。万信传媒不仅将“共享书店”的传统商业模式引入名牌大学,还将安徽文化创新的名片介绍给青年学生。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文化创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推进文化企业的创新转型和创新发展,才能为老百姓(603883、医药股)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说到安徽,除了黄梅戏、书斋四宝等优秀传统文化外,如今人们提到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越来越多,如HKUST的讯飞、电影明星的巨幕、“共享书店”、“时光流动的影子”,这些都是我省文化领域创新创造的美丽名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省文化企业不仅要忠实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要肩负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中创造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实现文化进步,不忘原创,吸收国外,放眼未来,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和产业升级,在全国范围内打造“回”文化品牌。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文化产业,打响“创意安徽”品牌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