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38字,读完约3分钟

12月9日,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的《中国金融技术发展报告(2017)》;《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2017)新书发布会和金融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金融业正在步入金融技术时代,金融创新迎来了新的起点。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提出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保持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如何充分发挥金融技术的正能量,在新时代创造创新与监管、技术进步与风险防范的新关系,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监管环境,明确金融技术发展趋势,促进金融创新的积极效应,新书发布会上隆重发布了《中国金融技术发展报告》(2017)和《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报告》(2017)两个年度蓝皮书。

《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7)》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李阳、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主编。本书从金融发展的全局出发,立足国家战略,紧跟时代脉搏,对新形势下的金融技术进行解读和定位,深入研究行业新的发展趋势、新形式和新技术,重新规划监管与创新的全新关系,是金融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孙国峰发表了讲话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中国金融技术发展报告》(2017)主编孙国峰在新书发布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加强监管的角度详细讨论了对金融技术的认识。他说,金融技术既有金融又有技术,金融是立足点,技术是核心,技术是关键。通过引进各种高科技和区块链的进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我们可以改变过去金融的一些生态和商业形式,提升金融各方面的附加值,重塑传统金融业的流程,提高金融业的服务效率,更好地控制风险,这就是科技带来的金融变革。由此产生的金融创新也需要监管与时俱进。

孙国峰董事指出,要平衡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强调金融创新是基于技术进步带来的金融业态发展。没有引进科学技术或稀释科学技术含量的所谓“创新”不一定是真正的创新。他表示,为应对金融创新,监管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与时俱进,鼓励创新,控制风险。

孙国峰董事认为,金融监管通常有三个目标:一是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二是保持金融机构稳定运行,实现金融科技公司稳健经营;第三,保护金融消费者,即所谓的行为监管。他表示,将上述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金融技术监管体系,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发展重点,从推动科技进步到重塑整个金融业格局、提升价值、防范风险。改善这些方面;同时,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实现金融科技产业的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年度金融科技蓝皮书连续第六年出版。《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17)回答了金融科技领域的许多核心问题,引领我们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正如《金融时报》总编辑孙国峰所呼吁的,我们应该进一步探讨和思考如何更好地发展中国的金融技术,规避风险,保持竞争力,在国际金融技术发展中获得应有的地位,构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新生态。

标题:孙国峰:金融创新需要监管方面的与时俱进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