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434字,读完约14分钟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合资券商的定位和作用预计将得到澄清,而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外国投资银行希望更多地参与日益看好的中国业务

2017年,证券公司、基金、保险和债券纷纷对外开放。早在2017年初,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瑞银(UBS)增加在华合资券商资本的消息,就开启了这波开放的第一枪。图/cfp在中国金融开放的这波浪潮中,证券公司的开放走在了前列。

2017年,证券公司、基金、保险和债券纷纷对外开放。早在2017年初,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瑞银(UBS)增加在华合资券商资本的消息,就开启了这波开放的第一枪。

1月初,摩根士丹利获得了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允许其在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的持股比例从目前的33.3%提高到49%。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已在其网站上公布并批准公司变更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有限公司章程的重要条款..

与此同时,瑞银还计划增加其在中国的持股。瑞银目前持有瑞银证券24.99%的股份,并计划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49%。

据报道,瑞银目前正在与瑞银证券的其他股东进行谈判。

自1995年第一家合资券商成立以来,许多外资券商通过合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见证和分享中国经济腾飞的历程和成就。

然而,由于监管的不确定性、文化观念的冲突等因素,大多数合资券商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在过去的20年里,有很多关于分离和合并的故事。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合资券商的地位和作用有望得到明确,而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外资银行将不再满足于将合资券商作为其在华业务的一个小分支。他们希望在合资经纪人的帮助下在中国扎根,并更多地参与中国日益增长的有前途的业务。

对于外资银行,要增加在中国设立的合资券商的资本,必须获得中外监管机构的同意。

据《财经》记者报道,摩根士丹利增加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资本的提议已经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批准,目前还在等待美国方面的正式回复。

这一次,摩根士丹利将把其在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的持股比例提高到49%。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是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的合资券商,成立于2011年6月,华信证券是其合作伙伴。

华信证券成立之初,持股比例为华信证券的2/3,摩根士丹利的1/3。这也是当时中国监管机构规定的外资对合资证券公司持股比例的上限。

然而,当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成立时,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一旦中国监管部门公布外资在合资证券公司中的持股比例,摩根士丹利可以优先增资,甚至中国投资者也可以逐步退出合资证券公司。

虽然持股比例较小,但外方在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的运营中起着主导作用。用摩根士丹利的话说,我们的参与度相对较高。

我们在华新投资了很多。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的一名内部人士表示。摩根士丹利对华信证券的人员配置和投资管理的参与度非常高。

这始于2012年,当时中国监管机构提到外资持股比例可以提高到49%,但直到中国证监会宣布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股份变动后,增资才浮出水面。我们也在等着看。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是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的第二家合资券商。第一家是成立于1995年的中国国际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ICC)。

如今,CICC已成为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市场的重要竞争对手,CICC也成为摩根士丹利在合资券商方面的一次尝试。

1995年,摩根士丹利和中国建设银行共同成立了CICC。这是中国第一家合资经纪公司,也是中国第一家真正的经纪公司。

当时,摩根士丹利看到了中国日益完善和成熟的资本市场,希望找到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当时,中国正试图成立一家合资经纪公司,因此摩根士丹利与另一家大股东中国建设银行达成协议,共同为CICC做准备。

根据建行与摩根士丹利当时签署的协议,摩根士丹利向CICC提供投资银行、直接投资、资金、外汇操作等技术和诀窍的转让和协议,并管理一些业务领域。

CICC建立后,发展非常迅速。CICC成立后的20年,恰逢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国企业密集的海外运动。CICC为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大型国有企业做了很多海外融资项目。2007年,CICC成为中国第一家承销融资额达1300亿元人民币的经纪公司。

一位外国投资银行高管表示,在过去几年里,mainland China证券公司的水平提高得非常快,外国证券公司帮助中国国内证券公司改善了业务。

然而,摩根士丹利在CICC的角色逐渐偏离,摩根士丹利没有得到正确的管理。因此摩根士丹利选择从CICC撤出。

话语权仍然是退出中国黄金的最重要因素。摩根士丹利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CICC已逐渐变得庞大,甚至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我们已成为少数股东,因此我们不妨成立一家新公司。

2010年,摩根士丹利出售了其在CICC 34.3%的股份。摩根士丹利花了15年时间才在CICC获得高达350倍的投资回报。

不幸的是,这不是摩根士丹利想要的。他们最想要的是在中国市场拥有一家领先的经纪公司。

早在2008年,摩根士丹利和华信证券就联合成立了一只基金。这两个家庭之间的联系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中国监管机构要求外国证券公司在中国只能有一家合资证券公司。因此,摩根士丹利不能同时投资两家合资证券公司,只能等到中国黄金退出。

这一次,当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成立时,摩根士丹利实际上掌握了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的经营权。

因此,此次增资对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的日常运营没有影响。对我们来说,我们只是提交了一份申请,其他什么都没变。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内部人士表示。

就在近十年前瑞银向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增资的同时,瑞银向瑞银证券增资的消息也同时传出。

瑞银正准备将其在瑞银证券的持股比例提高至49%。目前,瑞银在瑞银证券的持股比例为24.99%。

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总经理程对《财经》表示,瑞银目前正在与股东进行谈判,完成增资计划需要很长时间。这不可能在一两个月内完成,但需要很长时间。程对说道。

瑞银证券的大股东是北京国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33%。

资料来源:《财经》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汇总统计:去年年底,严斌适逢瑞银证券成立10周年,瑞银证券是由原北京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重组而来..当时的股东有北京国祥、瑞银、中国建设银行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发展和投资公司、中粮集团和国际金融公司。

尽管瑞银不是最大股东,但瑞银有权管理瑞银证券。与摩根士丹利在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的实际管理权不同,瑞银在瑞银证券拥有名义管理权。

与此同时,与大多数起初只能获得投资银行执照的合资券商不同,瑞银证券是一家拥有完全执照的合资券商。

瑞银(UBS)中国区总裁钱于君表示:(在瑞银成立之初)经过一年多、近两年的谈判,最终在2006年获得国务院批准。瑞银中国与一家外国公司管理着一家完全许可的国内投资银行,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

在中国的合资券商中,只有两家获得完全许可的券商由外资管理,一家是瑞银证券,另一家是高盛高华证券,成立于2004年。高盛高华证券由高盛集团和北京高华证券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共同出资。

据瑞银内部人士透露,虽然瑞银增资不会对瑞银证券的实际运营产生很大影响,但对于瑞银在中国的重要业务布局而言,这一点非常重要。

钱于君表示:我们对瑞银在中国市场的重要业务的启动和发展尤为乐观。

毫无疑问,投资银行是瑞银中国的一项重要业务。

2016年底,瑞银证券还将其在子公司瑞银期货的持股比例提高至100%,瑞银期货成为瑞银证券的全资子公司。之后,它获得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会员资格,这使得瑞银期货能够在中国市场推出金融期货经纪业务。现在,这项业务已经全面展开。

无独有偶,2017年2月26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将逐步提高境外投资和境内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持股比例上限。

钱于君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似乎很有信心。他说: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指日可待。

虽然听起来让人感到兴奋,但事实上,合资公司的道路并不那么容易。

与摩根士丹利和瑞银的增资不同,一些外国投资者正退出合资券商。

2016年10月,据报道,摩根大通正寻求退出其在中国的合资券商创创摩根。宜创摩根成立于2010年,是摩根大通和第一资本证券的合资企业。摩根大通持有三分之一的股份,第一资本证券持有三分之二的股份。

一些分析师认为,摩根大通的退出主要是由于许可证。中国监管机构对许可证的限制限制了合资券商的业务。摩根大通擅长固定收益(ficc)等理财业务,但中国目前的分业经营状况决定了它必须获得另一个牌照。

在早期的合资券商中,高盛高华和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相对较早,它们都是持牌券商。

摩根士丹利华信证券、易创摩根等合资券商成立稍晚,需要分别获得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牌照。根据中国监管机构的要求,它们必须在一级市场(即ipo市场)连续三年盈利,才能进入二级市场。

尽管退出了合资券商,摩根大通还是于2016年9月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了摩根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由摩根大通全资拥有。这是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的第一家外商独资资产管理公司。

目前,中国监管机构允许外国投资者提高持股比例,与此同时,外国证券公司的牌照发放也开始加快。

2017年2月6日,摩根大通获得银行间债券承销许可,这意味着摩根大通可以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非金融企业发行的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以及监管机构批准的其他融资工具。

瑞士信贷于2015年11月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可以在深圳前海开展证券经纪业务。2016年11月,瑞士信贷在中国推出国内证券经纪业务。瑞士信贷创始人成立于2008年,瑞士信贷和方正证券分别持有33.3%和66.7%的股份。

近两年来,长江巴黎百富证券、大河洲际、财富里昂等合资券商的外国投资者纷纷退出。

除了牌照与国内证券公司之间的竞争,证券公司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合作伙伴非常重要。

尽管合资券商面临许多困难,但对中国市场的渴望仍然使得一批外资券商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一位刚来北京工作的香港外资高管表示,投行最热门的职位几乎都与中国有关。

中国合资券商的队伍仍在壮大。根据中国证监会网站上的信息,截至1月26日,仍有19家合资券商在等待证监会的审批。

它们是汇丰前海证券、大华集贤金鹿证券、温州中信证券、云峰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粤港澳证券、横琴牛海证券、百富证券、阳光证券、粤港澳证券、金刚证券、浩康证券、连欣证券、金源统一证券、方圆证券、汉化证券、嘉实证券、珠江证券和华海证券。

然而,这一波合资券商不同于以往。在过去的十年中,合资券商的外国投资者主要是欧美投资银行,而这批合资券商的外国投资者主要是香港和澳大利亚。

随着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新申请的合资券商数量甚至超过了过去十年左右已经成立的券商。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监管机构在2013年对合资券商实施了新的开放政策。

2013年,中国大陆与港澳签署协议,允许符合设立外资证券公司条件的港资和澳资金融机构,按照内地相关规定,分别在上海和深圳设立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其中港资和澳资股份合计持股比例可达51%,内地股东不限于证券公司。

2015年8月,中国证监会再次发布公告,明确了合资证券公司外国股东的具体资格,并为港资和澳资合资证券公司的设立提供了具体操作指引。

自1995年CICC成立以来,中国监管机构对合资证券公司的政策一直在不断调整。

从1995年CICC成立到2006年合资券商停牌,他们是首批合资券商,包括CICC、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光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财富里昂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海基大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和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这群合资券商中,财富里昂和洲际大和的外国投资者已经退出。

2006年,由于国内证券公司的全面管理,合资证券公司也停止了。

2007年12月11日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宣布恢复对设立合资经纪公司申请的审批。开业后第一个获得批准的合资券商是成立于2008年的瑞士信贷创始人。于是我们开始了合资经纪的第二次高潮。

瑞士信贷创始人、中德证券、华英证券、摩根士丹利华新、首创摩根大通和东方花旗集团相继成立。

在第二批合资券商中,外资股的比例无一例外为33.3%。

自2012年以来,提高外资股的比例一直被提上日程。

当时,由于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结果,中国证监会于当年10月颁布的《设立外资参股证券公司的规则》和《设立证券公司子公司的规定》将外资在合资券商中持股比例的上限从33.3%提高到49%。

此外,合资经纪人的申请条件也将扩大,申请条件将从连续经营的五年减少到两年。

2015年,据报道,中国证监会正在考虑提高外资在中国合资证券公司的持股比例,从最高的49%提高到51%。

然而,这一消息并没有立即引起外国政党的积极参与,近几年几乎没有增资的消息。到目前为止,外资在合资证券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基本上是33.3%,资本增长最快的摩根士丹利仍在等待美联储的批准。如果获得批准,摩根士丹利将成为首个将其持股比例提高至49%的外国公司。

一位外国券商高管表示,他们感兴趣的是未来二三十年中国市场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当前的发展。

合资经纪人如何将长袖舞蹈的现状转变为长袖舞蹈的未来;恐怕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放松监管。寻找一种适合中国水土的发展模式是合资券商迫切需要实践的内在力量。

(财经记者吴海山/文/编者)

标题:券商开放再临门 大摩、瑞银打响增资第一枪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8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