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2字,读完约4分钟

⊙张琼斯记者○编辑

信用卡业务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支柱”,如今光芒四射。根据上市银行的最新数据,今年信用卡发行和交易量增速明显加快,收入大幅增加。

迷失,迷失。在资产管理新规的影响下,银行理财业务收入普遍下降,导致中间业务收入下降。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与“及时雨”没有什么不同,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空的实际收入。在金融脱媒和去杠杆化等新的商业环境中,企业业务的投资回报率已经下降,银行为了改变零售业务已经吸纳了大量客户。信用卡业务是零售业务创收的利器。

然而,我们应该警惕一些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在高增长时期开始上升。

激烈的扩张

似乎从去年开始,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发现,他们几乎每隔两三天就能收到一条开银行信用卡的邀请信息,主要是来自股票银行。

这是本轮信用卡扩张的缩影。梳理2018年a股上市银行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和中国银行为“1亿”发卡机构;从发卡增速来看,上半年平安银行(000001,咨询股)、中信银行(601998,咨询股)和兴业银行(601166,咨询股)分别增长81.2%、104.25%和37.48%;截至6月底,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累计发卡量(60万张)同比增长35.12%。

根据披露的数据,工行、建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光大银行(601818)、民生银行(600016)和招商银行(600036)均超过1万亿元。

从信用卡透支余额(或信用卡贷款余额和信用卡应收账款)增速来看,除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同比下降1.66%和2.02%外,其他国有大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继续增长,部分银行甚至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

来自监管机构的数据也证实,银行确实在努力拓展信用卡业务。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记卡的使用量为6.38亿张,比上个月增长4.17%。全国平均水平为0.46张信用卡,2016年第二季度末仅为0.31张。

广发证券(000776)银行集团首席分析师君妮表示,金融脱媒和产业化发展到后期,使得银行在公共业务上的投资回报率下降。大企业可以发行债券,信贷需求下降,中小企业风险上升,公共信贷需求普遍弱于以前;同时,基础设施和重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相关需求相应减弱。银行只能将其业务转向零售业务。

信用卡是零售业务的重要支柱。“信用卡是一种频率相对较高的信用消费方式,其客户更具粘性。因此,推广信用卡可以成为银行打入零售领域的一个重要起点。”君妮说。

隐藏的担忧出现了

金融风险有一定的滞后性。经过两年高速增长的信用卡业务,隐藏的资产质量问题开始显现。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第二季度末,上半年信用卡逾期总额为756.67亿元,同比增长6.35%,占信用卡还款余额的1.21%,同比增长16.29%。

鉴于对信用卡业务资产质量的隐性担忧,君妮认为,银行会过快地给居民部门授信,设定激进的评估标准,追求高增长,这将导致客户质量问题和不良贷款。“通常,在高增长时期,不良贷款率会被低估。首先,不良贷款率被稀释;第二,大量银行可以向客户提供资金。从绝对角度来看,不良贷款很难完全暴露。”

事实上,上述信用卡逾期半年的未偿信用总额占信用卡信用余额的比例比第一季度末低0.02个百分点。

很少有上市银行披露信用卡资产质量数据。根据半年度报告,至少建行、招商银行和浦东发展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有所上升。截至6月底,建行信用卡不良率为1.09%,去年年底仅为0.89%;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1.58%,比上年末增长0.26个百分点;招聘率为1.14%,比去年年底上升了0.0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市场的黑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的扩张速度已经放缓。今年上半年,该行新卡发行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0%以上。然而,今年第二季度,平安银行发行了441.78万张新卡,而第一季度末为476.2万张新卡,这减缓了该行的增长速度。

君妮认为,一旦信用卡业务的增长率下降,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并且可能非线性上升。事实上,与前两年相比,今年住宅行业的信贷增长率有所下降。

标题:信用卡高增长下“潜伏”不良隐忧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8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