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26字,读完约5分钟

原标题:小学语文把“祖母”变成“祖母”,接下来我们唱“祖母澎湖湾”吗? |沸腾

我们今天学习普通话,学习各地的方言。 学习普通话不仅对教科书方言无害,而且有益。

文|赵清源

据一家媒体报道,上海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第24课《打碗花》(李天芳着散文),原文中的“奶奶”全部改为“祖母”。

网民晾了女儿7年前的教科书,那时还是“奶奶”,没有变更。 网民补充说,同样教材的第六课“马鸣加的新书包”也使用了所有的“祖母”这一表达方式。

很多人都很困惑。 教材中为什么要把“奶奶”变成“祖母”呢?

一位网民找到了去年上海市教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上海教委认为“祖母”是普通语言的词汇,“祖母、祖父”是方言。

上海话教科书的这一变更似乎微不足道,不会伤害宏观,但涉及几个重要的语言问题。

“奶奶”是普通话“奶奶”是方言,这个评价对吗?

查了《北京方言词典》(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在“姥姥”的词条下,有以下解释——

是像刘姥姥那样叫高龄女性的孩子。第二个是反论语,“嗯”“胡说八道”,比如“给他吗? 老太太! 》这是从满语长龙seme进化而来的,今天京骂中的“祖母”就是这个。 第三是因为坚决反对,所以有“任何人”的意思。 比如,“祖母来了也不给我”。 四是祖母。

引用这个,祖母不是方言而是普通话,只是想证明在解释“祖母”的时候使用了“祖母”,祖母是大家都能理解的普通话,在词典里不能用方言解释方言。 除非方言成为普通话。

其二,祖母本来也是方言,或者是方言,也是普通话。 如果说“奶奶”是方言,不能放在教材里的话,“奶奶”也可能有方言的嫌疑。

顺便说一下,从意思上分解的话,“奶奶”也许比“奶奶”更能清楚地表现当事人的身份。

中国人的称呼不仅仅是称呼,而是身份的确认,用称呼表现出关系的远近感。

例如,内亲和外戚不同,内是同姓,外是同姓,内是父系,外是母族。 “奶奶”的“外”正确地表明了身份。

方言和普通话到底是什么关系?

事实上,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并不互相对立,互相排斥。 从历史上看,中文是双轨,一个是民族普通话,一个是方言。 两者并行不悖。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当时和弟子们说“诗”“书”是雅言,在执行重要的典礼、仪式时也使用普通话——雅言。 回家后,说当地的方言。

也就是说,普通话是在公共场合采用的,方言是在家族之间或者村民聚集的场合采用的,这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的双轨语言现象。 这种现象在人类文化史上是独特的。

上古时代的汉族普通话叫“雅言”,汉代叫“普通话”,明清时代叫“官话”,民国初年叫“国语”,新中国以后叫“普通话”,名称不同,本质上是民族普通话。

而且,普通话的形成是由不同方言区的人为了信息表现的需要,互相模仿,互相转移,互相调整,互相融合而产生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方言,就没有普通话。

方言消失也会影响普通话的迅速发展。 因为普通话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吸收方言的成分来丰富自己。 比如,现在的普通话“不自然”从吴方言吸收,“煤”从客家方言吸收,“炒鱿鱼”“买东西”从广东方言吸收,“抬杠”从北京方言吸收等。 近年来,“讨论”、“大忽悠”、“不折腾”等方言被大众接受,加入普通话也是方言影响普通话的证据。

在宣传普通话的语境中,方言和普通话也不矛盾。 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现在的文案改革任务》的报告中指出——

“我们宣传普通话是为了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除方言。 宣传普通话禁止或消灭方言? 不自然;方言存在很久了。 方言不能被行政命令禁止,也不能用人的方法消灭。 ”。

我应该以什么态度对待课文中的“方言”?

事实上,如果对语文教科书有一点印象,很多人会发现多个文本中有方言的痕迹。

例如,在《西游记》中被选为教科书的第一次,他说:“我们今天利用假期,一边流经溪流一边仰望源流呢。” 其中的“溜头”“逗子”都是方言。

《孔乙己》中“客户也没有好的声气”的“声气”,《背影》中“父亲还赤字”的“赤字”有方言的影子。

而且,如上所述,普通话是各地方言共同融合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今天学习普通话,是学习各地的方言。 学习普通话不仅对教科书方言无害,而且有益。

更重要的是,语言文案的学习首先要尊重文案的大体。

文案是由语言文案组成的文学实体,构成了对作者、世界独立的独立系统。 这个系统可能含有丰富的历史、社会、感情、现实等多方面的新闻。 就像分解有价值的复印件,进行复印件上的考古发掘一样,其价值和意义不言而喻。

所以,不尊重文案,对文案的任意删改,是对原始新闻系统的破坏,这不仅是文案问题,也是态度问题。 在这方面,也有弄不好的先例。

清代杜诗专家仇兆鳃曾经指出杜甫的名文“无边落木萧下,长江滚来不了”有问题,“落”和“下”有重复感,应该改为“无边木叶萧下,川流滚来”。

其实,这是仇兆鳃缺乏音韵学知识,无视诗句中隐藏的音韵之妙,这种改变反而引起韵律紊乱,李先生大方。

尊重文案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选择教材的基本态度。 这是语言学习的内在要求,也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

猛料越来越多了! 欢迎扫描左边的二维码关注本信息的官方web消息( xinlang-xinwen )

标题:【要闻】媒体:课本外婆改成姥姥 以后唱《姥姥的澎湖湾》?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