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223字,读完约16分钟

尽管中国制造业的质量水平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特别是与全球制造业强国相比。制造业质量问题长期以来难以解决,有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等深层次原因。制造业质量的根本提高应从文化建设、国家战略、法律法规、政府监管、市场环境、基本能力、主要责任、质量管理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入手。

■魏继刚赵昌文

制造业质量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制造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程度。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制造业质量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整体水平低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加快提高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竞争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制造”的转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制造质量概况

(1)部分制成品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制造业不仅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而且质量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一些主要设备、消费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质量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造就了一批质量竞争力强、行业发展领先的制造企业和一批先进的主要设备。

(二)制造质量整体水平不高

首先,产品质量与发达国家整体差距很大。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制造大国的整体质量水平较高,在产品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制造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不高,中国制造业与消费者的期望及其作为制造大国的地位存在较大差距。美国、欧洲和日本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99.99932%,而中国仅为98.76%。汽车、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和特种设备等重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使用效率较低;钢铁、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的功能等级、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有待提高;基本元件、消费电子产品等产品可靠性低、使用寿命短;少数高附加值、高功能性的产品仍依赖进口;一些与人身安全相关的产品,如食品、药品和婴儿用品,尚未建立完善的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第二,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在电子制造领域,有许多假货:低质量组件的外观被重新抛光并涂上其他著名的设备标识,这是假冒的;封装低性能芯片并标记高性能产品标志;在手机市场,黑色手机约占中国正规销售渠道总销量的1/4,劣质手机电池爆炸和伤害事件时有发生。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制造”不仅是廉价、低端和劣质的代名词,也是“隐形杀手”的代名词。

第三,缺乏世界级质量的制造品牌。中国知名制造品牌的数量、声誉、受欢迎程度和可信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170万个自主制造品牌中,大部分都存在市场认知度低、品牌附加值低、客户声誉低、忠诚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与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品牌建设明显滞后。大多数制造企业战略管理和营销能力薄弱,缺乏国际竞争经验;一些企业主要以贴牌生产为主,没有建立独立的营销渠道和品牌;许多企业对品牌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形象和广告上,没有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内涵;许多企业缺乏培育品牌的能力,很难将其能力和优势转化为顾客感知的品牌价值。据不完全统计,世界装备制造业90%的驰名商标为发达国家所有,中国90%以上的出口商品为OEM产品。在全球品牌信息公司interbrand发布的“2014年全球企业品牌价值排名”中,华为是中国唯一一家排名第94位的公司。

(三)制造质量问题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首先,削弱产业竞争力。如果制造质量低下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严重阻碍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使中国制造业固化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影响质量改进的一些关键和常见问题的存在将极大地影响质量改进的速度。许多消费者喜欢并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财力购买外国商品。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居民在海外消费高达1.5万亿元,其中至少有一半用于购物,购买的商品也从过去的高端奢侈品转变为性价格相对较高的日常消费品。

其次,它损害了国家形象。近年来,制造产品的质量也成为西方媒体攻击中国的主要话题。从中国出口到欧美的产品,从食品和饲料到牙膏和玩具,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质量挑战,成为限制中国产品的重要原因。由于媒体大肆宣传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发达国家的许多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越来越怀疑。

第三,它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一些生产经营者诚信缺失,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破坏了市场秩序和社会正义,危及人民生命、健康和安全,降低了全社会的幸福。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在众多投诉项目中(质量、计量、公平交易、违约、安全生产、假冒伪劣等)。),质量投诉连续10年超过50%。质量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据估计,中国制造业每年因质量问题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7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1万亿元。

中国制造业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制造质量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从政府、市场、企业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探索。

(一)政府层面:思想观念、质量标准、监管等问题

在意识形态方面,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处于追赶阶段,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gdp增长、财政收入、招商引资、工业园区和企业规模等显性的、快速变化的指标关注不够,对需要长期努力才能有效的质量关注不够。

在质量标准方面,相当多的行业技术标准低,适用性差;产品标准和测试方法跟不上新产品研发的速度;缺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技术标准,难以满足优质品牌竞争和发展的需要;相关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且分布不均;对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能力重视不够,缺乏对企业质量改进的专业支持。

在监管方面,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监管覆盖面和技术手段不强;企业在认证、检验和检测中找关系、托人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假冒伪劣产品没有得到应有的严惩;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加剧了地区和行业质量安全风险,甚至出现了“管理套利”行为。特别是制造业的质量依赖于健全有力的商标保护制度、严格的产品质量法、科学的产品安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产品召回法律等。,但这方面的制度建设相对薄弱。

(2)市场层面:统一、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市场成熟度不高

首先,行业薪酬结构不平衡。房地产和金融已成为资本、人才和企业追逐的高地,虹吸效应使制造业在与虚拟经济的竞争中处于严重劣势。

二是市场主体的责任感、契约精神和诚信精神缺失。由于缺乏品牌和定价能力,企业往往通过节省原材料和劳动力,甚至是对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的食品和药品来削减开支,从而埋下事故隐患。

第三,不公平竞争。区域和部门的划分导致竞争不充分,为“优势压倒一切,劣势不被消除”提供了土壤,甚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

第四,市场成熟度不高。市场对价格敏感,企业可以通过低质量、低价格的产品获得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而质量的提高可能不会带来效益,这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提高和提升质量的意愿。

(3)企业层面:基本能力、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需要改进

首先,基本能力不足。以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部件、先进基础技术和工业技术基础为代表的“四基础”一直是制造业发展的瓶颈。调查显示,50%的关键机械部件依赖进口;主要设备生产机械、高端医疗仪器、先进精密仪器和核心部件主要依靠进口。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质量不稳定、准确性和可靠性低。

二是企业质量体系管理不完善。许多企业对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使得质量管理流于形式。“说很重要,做是次要的,没必要太忙”;“五轻五重”,重在规模轻在质量,重在设计轻在技术,重在主机轻在“四基”,重在产品和配件,重在销售和服务,都是相当突出的。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都处于“粗放式”质量管理阶段。

(4)社会层面:浮躁风格盛行,工匠精神缺失

中国历史上不乏工匠精神,技术工人和鲁班曾经是中华民族的记忆。然而,目前中国制造业急需工匠精神的回归。大多数企业盲目追求薄利多销,不愿意刻苦学习技术,不认真学习技术,不愿意关注决定成败的细节。在许多情况下,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促进我国制造业质量提高的对策和建议

制造业质量的根本提高应从文化建设、国家战略、法律法规、政府监管、市场环境、基本能力、主要责任、质量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入手。

(1)以“重质量、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核心,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推动全社会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理念,倡导“重视质量,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员工乃至公众的行为准则。首先,要引导企业员工树立“生产优质产品是他们的天职”的观念,注重质量,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二是定期在社区、校园、农村开展质量安全活动,不断提高全民质量意识,倡导优质安全消费理念,让假冒伪劣产品通过“用脚投票”退出市场。要加大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或个人的负面曝光。第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平台,广泛宣传质量文化,树立正面榜样,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氛围。

(2)从国家战略高度推进制造业质量国家建设

中国经济要想再创奇迹、再创辉煌,就必须努力提高质量,推动经济社会从数量时代向质量时代迈进。要把建设质量型国家提升为国家战略,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把推进质量突破作为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引导制造业真正把转型升级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来。同时,进一步推进强省强市强县活动。与质量强国战略相配套,建立从国家到地方的各级质量奖励制度,对质量管理先进、成绩显著的企业、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设立国家“中国制造质量奖”,奖励在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制造企业和产品及机构和个人。设立中小企业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产品研发、质量研究和品牌建设。加大素质教育投入,加强素质研究机构和素质教育学科建设,形成素质人才培养的层次格局。通过素质知识普及教育、职业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措施,提高员工素质。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质量管理相关专业,培养质量专业人才。重点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培训,加强对一线员工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技术培训,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技能。

(3)充分发挥政府在质量领域的监管作用

首先,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质量法治的理念。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产品安全、产品保证和产品责任的法律法规,坚持用法律手段解决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研究制定质量促进法。加强执法体系建设,严格产品生产流通执法。运用法律手段解决质量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依法加快完善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质量监督机制,落实分级属地执法责任,切实做到使用权有责、使用权有监督、侵权有赔偿、违法必究。

二是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完善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制定和实施符合国际先进水平的制造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和节能标准。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计量标准,增强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质量计量检测追溯能力。建立质量管理的宏观监控体系和发布体系。加快产品检测评估体系建设。加强产品生命周期质量检验实验室建设,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立专业检验技术联盟。

第三,完善政府质量监督体系,严格控制政府质量。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负总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监管责任制。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模式。全面实施质量监督要求。建立和完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不符合准入条件、保证质量和安全,经整改仍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依法强制退出。加大质量违法案件的曝光度,加大对质量违法行为的刑事司法打击力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奖举报制度,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四)加快形成统一开放、信息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形成有利于质量发展的市场机制。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坚决防止不正当竞争。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清理和取消不利于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形成公平竞争、信息透明、优胜劣汰的经营环境,形成社会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优质产品、优秀品牌和优势企业的良性机制。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平台。探索建立企业质量信用分类管理体系,将质量信用建设与注册、行政许可、融资信用等结合起来。,并根据不同的信用评级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在企业注册、生产许可、强制认证等工作中,质量信誉作为基本考核条件。完善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建立规范、制度化的信用管理机制。按照“守信用、方便快捷、惩治失信”的原则,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

(5)以“四个基础”建设促进重点行业能力提升

加强制造业“四基”能力建设。加强基础研究,重点解决影响基础组件(组件)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和常见技术。推进重大质量改进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和服务为核心的新的质量优势。支持制造质量研究的关键领域。针对重点行业,我们将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改进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测试和验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推动采用先进的成型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设备、智能生产物流系统和检测设备,使关键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儿用品和家用电器领域实施涵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可追溯系统。大力提高国防装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的实战能力。

(6)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

加快建立和实施质量第一责任、首席质量官、重大质量事故报告、缺陷产品召回等制度。,全面落实企业在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中的主体责任。建立生态环境破坏终身责任制度。严格执行企业岗位质量标准和质量考核制度,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企业应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理制度,完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履行质量保证责任和缺陷产品召回等法律义务,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

推动制造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严格控制质量、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支持企业充分利用精益、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技术,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质量可追溯性。建立并有效利用产品质量数据库,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

(7)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体系建设

推进制造企业品牌管理体系建设。支持制造企业围绕R&D创新、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的全过程,提高内部质量,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支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营销等服务。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产业集群。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提升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快品牌价值评估的国际化,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加大对中国品牌的推广力度,树立国产品牌的良好形象。

(8)深化质量监督国际交流与合作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主办和协办国际质量会议,交流质量管理和技术成果,开展务实合作。围绕国家重点产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检验检测技术和标准一致性,建立双边和多边质量合作与协商机制,参与制定质量相关的国际和区域标准和规则,推动中国标准、计量和认证认可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应对对外技术贸易措施,完善技术贸易措施体系。鼓励国内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和社会组织开展国际质量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技术和高端人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继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

标题:多维入手促进中国制造业质量提升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