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25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北京9月7日电(记者刘)近日,许多外国媒体纷纷报道在中国非常火爆的“无人超市”。业内人士表示,无人超市在中国首次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企业更好地整合了相对成熟的“小技术”。

去年,美国亚马逊公司(Amazon Company)高调推出了智能无人超市项目“Amazon Go”,该项目使用了大量“黑色技术”。然而,由于技术过于“先进”,该项目仍处于内部测试阶段。《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称美国零售商和电子商务公司应该看看中国,以便对未来有所了解。

中国无人超市“郭斌盒子”创始人陈子林7日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亚马逊使用了大量仍处于验证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其概念更为前卫,但不够稳定,无法推广。中国的无人超市普遍更注重用户体验的流畅,这可以通过相对成熟的技术结合合适的运营模式来实现。

陈子霖并不否认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郭斌盒子拥有世界上第一批16项专利,包括运动识别防盗系统、人脸识别和动态货架。他强调,现阶段更关键的是业务格式的布局、市场培训和积累的运营经验。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进一步更新技术和优化操作系统。

目前,中国推广的无人超市大多采用成熟技术。以商品识别为例,有三种技术:射频识别、二维码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显然是“先进的”,它采用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传感器融合技术、卷积神经网络、生物特征识别等。然而,射频识别技术和二维码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广泛应用于图书馆、门禁系统等领域。

综合利用这些“小技术”也能带来“大业务”。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iResearch)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无人零售店的交易额预计将达到389.4亿元人民币,增幅相当可观。

从美国、日本到欧洲,作为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的另一个热点领域,无人零售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金融时报》、《美国华尔街日报》和《西班牙发展报》等外国媒体对中国无人超市的发展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趋势已经出现。

标题:无人超市:“小科技”武装“大买卖”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2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