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8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太原12月28日电:“三村”变迁的故事——探索太原最大城乡交错带的城乡一体化

新华社记者和马

27个城中村全部被拆除,27个采煤塌陷区的所有村民即将搬进城市的新房,15个边缘村中的5个基本完成了旧村的拆除。临近年底,山西省太原市最大的城乡交错带万柏林区正加快告别落后的乡村形态,走上产业优化、宜居生活、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

“三村”问题制约着城市的协调发展

万柏林区位于太原市西山区,煤炭资源丰富,一五期间该区有六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1998年,随着太原市区划的调整,一些原本属于北郊的农村地区被划入城市,从一个单纯的工矿区转变为一个有69个农村地区的城乡过渡区,成为太原市最大的城区。

据万柏林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69个村中,城市有27个村,采煤塌陷区有27个村,城市旁有15个村。经过多年的积累,各类村庄都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其中,城中村环境肮脏,基础设施落后,社会矛盾频繁;采煤塌陷区村庄土地塌陷、房屋开裂、人畜饮水困难;城市边缘的村庄位于城市中,但地处偏远,很难享受到城市发展的红利。

“城乡分割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制约了整个地区的协调发展。”万柏林区委书记杨俊民说。多年来,该地区形成了以煤炭、设备制造等重工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空城市发展空间狭小,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城乡落后。太原最大的城区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难点和短板。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进而带动老工业区的改造和发展,已成为万柏林区历届区委、区政府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

转型升级告别落后形态

年底,万柏林区采煤塌陷区治理搬迁工程最后一批安置房的发放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区沉积办公室副主任李继红表示,分配后,这项历时10多年、涉及27个村庄6000多户、2万多人的民生工程将告一段落。

记者在太原市集中安置区九原社区看到,建筑布局整齐,街道宽敞整洁,社区内幼儿园、学校、卫生站、商店等配套设施齐全。来自望峰镇莲叶塔村的高说,前院的一条裂缝从大门一直延伸到房子的后墙,地板必须铺上门板,他才敢穿过去,晚上不敢睡觉。现在搬到城市,不仅房子坚固,而且住起来更方便。外出时有一个公共汽车站,到处都很平坦。

近年来,万柏林区统筹城乡,坚持“山”与“山”并重,根据采煤塌陷区村庄、城中村和城市边缘村的不同情况制定分类政策,不断加快农村转型升级步伐。

自2014年以来,万柏林区抓住政策机遇,尽一切努力解决城中村改造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有27个村庄和整个1200多万平方米的村庄被拆除,26000多套安置房竣工或封顶。

与此同时,万柏林区于2017年率先启动了太原市边村改造升级项目。在城市边缘的15个村庄中,9个已经开始改造,其中5个基本完成了旧村庄的拆除。

随着各种更新改造项目的完成,万柏林区将告别整个落后的村庄形态。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的扩大和社区治理的加强,该地区10多万农村居民将真正过上“与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城乡一体化促进了城市地区的巨大变化

夏媛社区是市中心的一个村庄。经过几年的改造,2900名居民全部搬了回来,就地安置。毗邻迎泽西街的原址,一个城市综合体从地面升起。社区主任刘说:“城中村的改造使农村融入城市,村民成为公民。在城市综合体项目中,社区还以集体名义经营一些商业区和办公楼。社区居民仍然是投资者,每年都可以分红。”

近年来,随着城中村改造的加快,万柏林区的发展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华润万象、时代城、迎泽世纪城、海尔国际广场等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加快建设,不仅有效安置了城中村居民就业,也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健康发展。

根据安排,万柏林区城中村改造完成后,将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采煤塌陷区村庄旧址以生态恢复为主,保护性开发为辅,建设几个古村落保护示范点;城市边缘村庄的改造和升级,不是简单地搞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而是因地制宜地建设以工业为核心的特色城镇。

杨俊民表示,根据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万柏林区将坚持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和要素配置相结合,加强对农村居民转变为新市民的教育培训,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着力解决产业发展、居民就业、社区管理、村民融合等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问题,推动全区由老工业区和城乡过渡区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方圆珍

标题:“三村”变身记——太原最大城乡交错区的城乡融合探索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1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