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0字,读完约4分钟

数据地图:俯瞰甘肃庄浪百万亩梯田。12月26日,国土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副司长陈国庆介绍了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更新评价的主要数据结果。陈国庆表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评价面积为13462.4万公顷(20.19亿亩),全国耕地评价分为15个等级。一级耕地质量最好,而十五级耕地质量最差。全国耕地平均质量为9.96,与2014年底的9.96相比基本稳定。

陈国庆首先介绍了中国耕地质量的总体情况。

据陈国庆介绍,截至2015年底,全国耕地质量调查评价面积为13462.4万公顷(20.19亿亩),全国耕地质量分为15个等级,其中一级最好,15级最差,全国平均耕地质量为9.96等。与2014年底的9.96相比,全国耕地质量总体稳定。优良、高、中、低地面积比例分别为2.90%、26.59%、52.72%和17.79%。其中,优秀场所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和广东三省,占90.28%;高等学校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苏、山东等9个省(区),占79.89%;中等土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云南等10个省(区),占73.73%;低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黑龙江等六省(区),占85.55%。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分的四个区域来看,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高,分别为7.99和8.27;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耕地平均质量较低,分别为11.24和11.33。

此外,根据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变化情况,陈国庆表示,全国耕地质量变化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建设占用、灾害破坏、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不同质量的耕地减少。2015年,由于建设占用、灾害破坏、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等原因,耕地平均质量下降8.89,比2014年耕地平均质量下降8.60下降0.29。二是通过未利用开发、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农业结构调整等。,不同质量的耕地增加。2015年,通过土地整治、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农业结构调整等方式,新增耕地平均质量为9.55,比2014年新增耕地平均质量9.88高出0.33。三是耕地质量因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耕地质量建设项目而得到提高。2015年,中国实施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后,项目区耕地平均质量为7.91,比2014年的8.49提高了0.58。

其他成果在耕地质量中的应用。陈国庆介绍说,众所周知,今年年初,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善占补平衡的意见》(钟发[2017]4号),明确提出“要努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加强土地利用控制,加强耕地质量的保护和提高,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数量不到位和补充耕地质量不到位的问题,坚决防止多占少占、占优占劣和占用水田。”目前,我们的成果已全面应用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耕地占补平衡评估、征地补偿成本测算、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等国土资源管理中,有效加强了耕地质量保护。在中央政府部署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项目中,国家统计局将耕地质量分类变化表作为反映耕地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国务院发布的《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考核办法》中,耕地质量水平是耕地保护考核的考核指标之一;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耕地、草地、河流和湖泊恢复规划(2016-2030)》中,提高耕地质量是耕地保护的目标之一。

陈国庆表示,下一步,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善占补平衡的意见》(钟发[2017]4号),进一步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和监测,建立健全耕地质量和生产力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定期对全国耕地质量和生产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公布评价结果。完善土地调查监测体系和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开展耕地质量年度监测结果更新,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和监测。

标题:国土部: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 总体稳定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0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