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56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青岛12月13日电:从小修到行业领先——青岛西海岸海洋工程设备走向大海

新华社记者肖海川,张旭东

今年,中国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科技船舶领域的成就层出不穷。1月9日,中国起重高度最高的起重机“海鸥桥”投入使用。3月6日,黎巴嫩的黎波里港接收了一批来自中国的港口机械设备。6月3日,世界上第一台现代全自动智能海洋水产养殖设备交付给挪威用户。8月16日,中俄雅马哈液化天然气项目最后一批核心模块装船。9月19日,世界上第一艘第二代40万吨矿石运输船下水。

虽然这些独特的成就针对不同的领域,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取得的。

作为国家批准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蓝海已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目前,青岛西海岸新区拥有大型修船码头7座,大型龙门吊17台,海洋工程滑道11条,年造船生产能力200万吨,修船200多艘,加工海洋石油生产平台用钢35万吨。

青岛西海岸新区蓝色经济发展中心项目协调科科长李国栋说,2003年毕业于航运专业后,他去国内一些船厂实习。当时,国内造船业有生产能力和订单,但只能建造船舶的整体框架。许多内部设备需要购买,甚至一些特种船的一线技术焊工也不得不从韩国高薪聘请。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仍对造船和海洋工程领域产生深远影响。“2012年,国内订单结束,国际订单不足。该公司一年只收到两艘船,约占实际生产能力的10%。”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运营部部长尹海军表示,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

作为“桥海鸥”和的黎波里港机械的制造商,青岛海西重型机械有限公司仍然感到市场低迷。该企业副总经理戴振华表示,产品的市场价格上限基本不变,但生产成本却在逐年增加。例如,劳动力的劳动力成本每年增加约8%。告别大宗商品,走向高精度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海洋工程装备的成本效益优势正逐渐取代低成本优势。”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亚马尔项目管理部经理庄宏昌表示,自2008年以来,企业已走出国门,从生产天然气生产用的小管道廊道,到建造主管道廊道,再到交付核心工艺模块。每一步都意味着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在承包商的合格供应商名单中,中国企业的数量从1家扩大到45家,这是对中国制造质量的认可。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刘表示,过去有国际订单的时候,该地区的企业常常争相竞争,但现在它们都在凭借自己的优势相互竞争。在尚未走出寒冬的市场环境下,各企业都在大力培养人才,用项目留住和培养人才已成为常态。

戴振华说,三年前,企业中只有15%的技术人员,现在已经达到三分之一,但管理人员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尹海军说,设计部是在企业中专门设立的,技术团队已经扩大到300人左右,其中大部分是职业院校造船专业的毕业生。

一些企业正在从设备制造商向设备服务提供商转变,为工业产品提供高质量的维护,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智能的机械设备。一些企业扩展了他们的设计能力,并为不同地区的客户提供可施工性研究。其他企业积极整合同业资源,将总部设在青岛西海岸新区。

12月,青岛的最低气温降到了冰点以下。西海岸新区的码头、堆场和车间附近有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许多企业已经安排好了未来两年的生产计划。虽然市场的寒意没有消退,但人们已经可以从未来感知春天。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雷丽娜

标题:从小修小造到行业翘楚——青岛西海岸 海洋工程装备出海记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0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