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33字,读完约10分钟

根据中国音像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数据,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一段时间以来,音乐产业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这不仅颠覆了人们对音乐产业不赚钱的认知,也预示着音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后起之秀,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有望在各个角落超越影视产业。

版权的规范化是主要目标

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发布《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提供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迎来了音乐行业低迷的曙光。公告发布后不到两个月,就有超过220万首音乐作品被下架。

从那以后,全球音乐产业已经见底,在流媒体付费订阅服务的推动下,全球音乐产业已经连续两年增长。根据国际唱片业联合会的年度《全球音乐报告》(Global Music Report)数据,2014年之前,中国音乐市场收入排名世界第17位,而在2015年和2016年,排名继续刷新,分别为第14位和第12位,被国际唱片业联合会评为下一个巨大的全球机遇。

与此同时,正在崛起的中国音乐市场也得到了三大国际唱片公司的认可。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自唱片时代以来,音乐产业就受到了互联网的极大影响。从ifpi的数据可以看出,全球市场收入已经从1999年的最高点720亿美元下降到现在的150亿美元左右。从过去到现在,中国的音乐产业已经从传统的唱片时代和服务提供商时代转变为数字音乐时代。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音乐产业的产业链形成了一个闭环。当时,发行量很大,基本上5.5元的记录就能涵盖产业链中所有环节的成本。中国音乐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委员会主席王晶晶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封闭循环,政府、企业和音乐从业者暂时无法适应。每个人都可以传播音乐,每个人都没有消费的意识和习惯,这使得音乐产业陷入低迷。

数字音乐时代的本质是通过使用新技术、工具和应用来升级传统音乐和娱乐产业,创造新的生态和形式,然后满足用户的个人需求。王晶晶说:这就像只有渔业公司,但没有渔业公司。从长远来看,鱼会越来越少被捕捞。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适应新时代的方式,并支付养鱼户捕鱼后的费用,这样中国的音乐产业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

付费用户是发展的关键

不可否认,中国的音乐产业现在充满了亮点。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公关总监林娜告诉经济记者,首先,数字化程度非常高,中国数字音乐的比例高达96%。在数字音乐和流媒体音乐成为大势所趋的情况下,中国的转型将更加彻底,未来的发展将更加顺畅;另一方面,与实物记录相比,数字音乐更方便,更有利于中国音乐的文化输出。此外,商业模式更加多样化。国外数字音乐平台的商业模式以会员支付和广告为基础,从不同的支付水平和服务体系衍生出三种商业模式:免费增值、会员支付和捆绑支付。

不同时代的不同音乐媒体会直接导致不同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模式。在传统唱片时代,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环球、索尼和华纳——处于核心地位,mainland China的唱片公司一开始很难与之竞争。后来,随着对当地市场的熟悉,泰和麦田、海迪音乐、华谊兄弟(300027)音乐等本土唱片公司发展壮大,让国际巨头进入了一个新的轨道。

进入sp时代后,sp管理公司通过收购唱片制作公司或建立自己的唱片公司,积累了版权音乐图书馆资源库,重构了产业链。当时,唱片公司通过收取版权费来维持运营。

在今天的数字音乐时代,这个行业已经从一个混乱的局面变成了一场寡头纷争。经过商业模式探索、烧钱大战和版权大战,市场形势初步显示腾讯音乐娱乐、泰和音乐和阿里音乐位列前三。

总的来说,虽然网络音乐的盈利模式正在不断探索,但很明显,音乐产业正在从互联网加音乐向音乐生态系统转变。太和音乐集团副总裁刘欣告诉经济记者,随着投资主体和动机的多元化,中国音乐产业已经打破封闭,发展到资本运营促进生态布局的阶段。

从整个互联网音乐产业的生态地图来看,可以分为音乐版权方、平台运营商和服务支持方。平台运营商正在争夺流量,以满足用户对听、唱、看和玩的不同需求。从音乐产业的稳步增长来看,数字音乐和音乐表演是核心,可持续性的关键在于用户规模。中国音乐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委员会执行秘书许告诉经济记者。

放眼国际市场,根据麦肯锡研究报告的统计,数字音乐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实体唱片的收入。在全球数字音乐市场中,亚洲市场相对较小,其收入不到美国音乐市场的三分之一。例如,2015年,亚洲市场的收入为9亿美元,而美国的收入为33亿美元。

刘欣也承认,有两种方法可以成为一个市场份额为15%-20%的免费高质量音乐内容服务提供商。一是60%的用户愿意付费订阅,二是2015年的广告收入比整个亚洲在线音乐行业高出30%。显然,这两种方式都无法在短期内实现。

然而,从满足圈内用户个人需求的角度来看,王晶晶认为音乐产业将会有超乎想象的发展。以影视行业为例,音乐的应用场景会更多,但没有人会推广它。音乐无处不在,无处不在,这是我们生活的迫切需要。可以说,只要音乐产业的数据能够公开透明,音乐产品和服务不再以流程为中心,它就更具有相关性,可以渗透和整合到任何行业,如电影、游戏、表演行业、广播电视等。

音乐家保持原创性是至关重要的

归根结底,音乐产业是一个文化产业,内容的创造是根本。因此,原创音乐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从近年来音乐的市场情况来看,原创音乐的地位在新技术的帮助下不断上升,独立音乐家的尊严和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刘欣表示,一个突出的现象是独立音乐领域频繁的融资行为。

根据近两年各地音乐项目调研的经验,许认为,投融资一般以平台为切入点,然后让平台孵化独立的音乐家,为音乐家提供作品发行、宣传推广、数据管理、演出支持、作品收入、版权管理和权利保护、教育培训等七大服务。

然而,坦率地说,支持音乐家的挑战在于投入产出比很难估计。刘欣说,这就像电影制作很难估计电影的票房,也很难估计支持音乐家制作和发行单曲和专辑的收入。这也是传统唱片和传统造星方式日益衰落的原因。只有开放产业链,才能提高效率,优化成本。

张燕峰是最早受到支持的独立音乐家之一,他深深感受到了近年来的变化。他告诉《经济学人》,音乐家所需要的无非是在版权保护的前提下展示他们的音乐和空房间的能力。例如,必须有表演的地方,制作专辑的钱,以及做宣传和推广的渠道。同时,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不断创作高质量的作品,实现良性循环。

张燕峰说,中国音乐风格的多样性有了很大提高。从选秀歌手到唱片歌手再到原创音乐家,这已经不是过去流行的情况了。近年来,民歌和嘻哈音乐的流行逐渐升温,电子音乐拥有了更多的受众。音乐市场正转向乐观状态,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音乐家开始发言。

另外,随着新技术和新场景的变化,音乐家可以从用户的需求出发,随时随地为用户创造全方位的音乐生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观众的音乐审美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根据新音乐产业观察到的数据,在2016年,90后中有超过90%的人经历过音乐支付。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音乐用户群,消费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绝大多数数字音乐用户是80后、90后和00后。互联网用户的成熟使得用户更容易接受新的概念和模式。

刘欣认为,随着版权环境的优化,公共广播音乐、现场表演、粉丝经济等垂直服务领域的成功将重新定义音乐消费方式。在此基础上,音乐产业的长尾效应将逐渐显现,这将打开音乐产业有偿消费的瓶颈,从而实现中国音乐产业的赶超。

音乐没有国界,国际化是目标

随着消费的升级,现场表演如现场直播将逐渐成为新时期音乐用户的正常消费行为。公共广播音乐将成为一种新的商业货币,在咖啡馆、超市、购物中心、餐馆、公园、公共汽车、足球比赛的中场休息以及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任何可以想象的场景都可以与音乐联系起来,成为消费。

此外,音乐特色城镇正在各地逐渐兴起。最近,当地政府经常问许如何成为一个有音乐特色的城镇。事实上,除了表演,音乐往往是看不见的,它只是依靠声音来传播。在一个有音乐特色的城镇,如何使音乐显化,需要引入其他可以与音乐相结合的元素。

这是音乐行业在下半年将面临的整个场景和整个链条的竞争。王晶晶总结道,基于音乐无国界的特点,未来音乐产业的目标必须是走向国际,展示中国的文化自信。

有必要建立良好的产业机制。就像音乐综艺节目擅自翻唱歌曲一样,一些音乐平台也有类似的翻唱版本,并且存在很多侵犯歌词和歌曲的问题。在音乐创作链条中,歌曲和歌曲的权利人处于顶端,但在版权收入的回溯中,歌曲和歌曲的权利人处于末端。很难得到你应得的收入。京剧等传统戏曲和中国风格音乐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需要通过广泛成熟的渠道和平台出口。

此外,音乐内容本身应该满足市场需求,传播,创造经济价值,适合多场景应用,引领整个文化的发展。

刘欣解释说,市场需求反映在对听音乐、看视频、唱ktv甚至玩音乐游戏的需求,对在咖啡馆和超市等公共场所播放音乐的需求,对音乐会、音乐节和签售会的需求,对粉丝互动和周边商品的需求,以及对综艺节目和商业广告的需求。传播体现在音乐内容本身和主要影视剧、表演等媒体的推广上。创造经济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艺术家价值、作品价值和粉丝价值。适合多场景应用是指音乐的多样性。引领整个文化的发展就是形成一种积极的趋势。

针对音乐难以跨越语言障碍实现文化输出的事实,沈小兰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在内容创作方面,在保持中国本土特色的前提下,也融入了国际风格,可以采用与外国音乐家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或制作;在渠道磨合方面,我们不仅要利用国际资源和渠道出口音乐,还要积极引进外国音乐,加强与国际音乐行业人士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发展道路。

标题:音乐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

地址:http://www.nxxlxh.com/nczx/10256.html